張貼日期: 2020-09-30 16:40:15 點閱:312
選擇安全地點 露營戲水有保障
(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0929 14:59:28)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想法,掀起一波露營旅遊風潮。不過,日前南投武界壩突放水奪4命的意外,引起全台關注。如何預防憾事再發生?值得大家深思探討!
溪河屬於天然環境,不容易預警;而且主流水勢暴漲的可能性,通常高於支流。中華游泳救生協會秘書長王英州表示,像武界這種上游有水壩,又是主要流域,完全不適合露營,應盡量避開。不同水域各有其危險特性,溪河流是否為交接處、水中有無暗流、漩渦、突起石塊或長青苔的石塊。池塘、湖泊、深潭有無水底淤積、深度不明。海邊潮汐起落,有無離岸流、瘋狗浪,易被纏繞的漁網、釣線…都需留意。
還有,水域的易達性高低,沿岸有無落石,水中有無漂流物或有害生物攻擊,是否水質不佳,水溫冰冷、水下地形落差大…等等,下水前也都應提高警覺注意安全。
除了觀察水域之外,也要留意風向、風速及氣候環境的變化。更重要的是,勿逞強、高估自身能力,不諳水性、酒足飯飽後別下水,隨便穿牛仔褲或鞋子也不應冒然下水。
體育署呼籲,家長學生露營戲水,行前要有週全的規劃及準備,慎選合法的露營地點。避免進入溪谷、水域危險地區。在無人經營的場地露營,應注意附近有無告示牌,如看到「水流湍急、漩渦、暗流或是溪水暴漲」等類似警語,千萬不要下水,也不要在水邊紮營,因為有些河床看似水深不及膝,實則地形陡峭,一旦山洪暴發或水壩放水,將無路可逃,即使具備基本自救能力,危險性仍高。
出遊前,應先把「防溺10招、救溺5步」學起來,以確保戲水安全。體育署也提醒學生,平日應加強仰漂、水母漂等自救漂浮技巧,若不幸落水,保持冷靜不慌張,勿拼命掙扎消耗體力,適時舉手呼叫,等待救援。
如遇他人溺水,可使用防溺5步「叫、叫、伸、拋、划」施以援助。首先,立即大聲呼救(叫);接著,打電話報警(叫);然後,利用竹竿、木條、衣物等延伸物(伸),抛送球、繩等漂浮物(抛);最後,利用船、浮木、救生圈、保麗龍等大型浮具划過去等方式(划),間接進行搭救。
露營戲水注意事項:
(1)請選擇合法露營地。
(2)山坡及河川地,易受天氣影響,發生土石崩坍或溪水暴漲,請勿在溪邊河床紮營。
(3)上游水壩電廠,隨時會排放水,請勿入溪河中,確保生命安全。(4)與河床、海濱保持安全距離,選擇堅硬而平整的地面紮營。
(5)酒足飯飽後,不要立刻下水,以防意外。
(6)穿牛仔褲或鞋子,請勿冒然下水。
(7)戲水時,請勿逞強或高估自身能力。
更多資訊:
教育部體育署 https://www.sa.gov.tw
學生水域運動安全網 http://www.sports.url.tw
訊息來源:
本文含多媒體檔 (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):
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Detail/280055.aspx